KNOWLEDGE肩頸痠痛,頸臂症候群

肩頸酸痛是骨科及復健科門診常見的求診原因,尤其在工作壓力及3C產品極為依賴的現代,需長時間使用手機及電腦的人員最為好發,這是因為使用電腦時,肌肉緊繃,肩部是在略為外展及前屈的靜態姿勢下以極高的頻率工作,工作時間又極為漫長,長期累積下來所造成的。

  職業性的肩頸傷害,為日本工業健康雜誌首次提出正式報告並命名為頸臂症候群。病患會感到後頸、肩胛部、肩臼肱骨的疼痛,厲害時還會造成頭痛,並伴隨頸部肌肉的僵硬,偶爾會有焦慮、失眠、背痛、雙手發麻或冰冷的感覺。

  一般在臨床上按照症狀的嚴重程度分為三級,

第一級算是輕微級,主訴肩頸痛,疼痛在工作時發生,但幾小時後緩解;

第二級是中微級,臨床上肩頸手臂有壓痛點及腫塊,工作後疼痛仍持續幾天之久;

第三級則是嚴重級,肩頸疼痛持續數星期以上,多處壓痛點並可觸摸到硬塊,顯示肌肉纖維化,可能影響頸神經根或背肩胛神經引發頸肩手部發麻,並出現情緒焦慮、失眠的現象。

  治療上可採用肌肉放鬆藥物、止痛藥物及拉筋運動,再加上物理治療的熱敷、電療、頸部牽引,與配合徒手復健、痛點注射及體外震波儀器治療。另外還有避免過長的連續工作,並可在每個鐘頭裡,花個五分鐘站起來活動伸展僵硬的肢體,及工作或閒暇時給予疼痛處多次的熱敷,均能改善症狀及延緩症狀惡化。